Saturday, June 17, 2006

精神分析與暴力美學的經典 溫哥華重現藍絲絨




最近接到一封讀者交流的伊妹兒,希望多介紹一些經典老電影。事實上,城中專門放映藝術電影的溫哥華電影中心(VIFC)最近推出一部八零年代相當轟動的黑色電影(Film Noir):<藍絲絨(Blue Velvet)>,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學生時代,片中描述的暴力、犯罪和扭曲的性愛關係讓人大開眼界,像陷入心靈無底的黑洞,算是第一次見識到了美國知名電影怪傑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功力。二十年後的今天,電影公司將影片經過數碼修復,色彩更加飽滿,加深了敘事內容的張力和影像的爆發力。

大衛林區在<藍絲絨>塑造了一個八零年代典型的美國南方小鎮,人與人之間友善和諧,沒有秘密。電影開始於一個返鄉青年(Kyle MacLachian)探望中風住院的父親期間,無意中發現了鄰家後院一個被砍下來的耳朵,從那個時刻開始,他被捲進一樁兇殘的綁架案,並且意外偷窺到一幕驚心動魄的SM表演:受虐者是夜夜唱著”Blue Velvet”的美艷歌星(Isabella Rossellini),同時也是幼子被綁架的母親。施虐者是天天前去捧場,歌聲揚起會泫然欲泣的常客(Dennis Hopper),事實上卻是操縱綁架案的大毒梟。片中經常遭人議論的是好幾幕頗受爭議的性愛和暴力畫面,藉由精神分析學中的父權宰制,伊底帕斯情結(戀母弒父),虐與被虐的關係,結合黑色電影慣有的致命女性(Femme Fatale)的角色位置,讓片中的兩位男主角,分別暗喻光明/黑暗,純真/世故,初戀/畸戀,善良/暴力的對立關係。片中那個陷溺於精神初戀和肉體狂戀的善良青年,一度被撩撥起施暴的本能衝動,幾乎被人性的黑暗給吞噬,正如他家鄉生活表面上一成不變的友善和平,背後卻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和電影給人的詭異不祥感一般,大衛林區本人也是出了名的怪,他出身美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當導演之前還是個不俗的畫家,他的外表很正常,乾淨,樸素,拍電影卻老愛在黑暗,神秘,邊緣性愛與血腥暴力的主題上頭打轉。電影的長鏡頭,若有似無地反映人心魔幻的一面,大衛林區的鏡頭,長驅直入,再次翻攪看似平淡無奇的你我,彷彿幸福的生活。正如電影中,女主角朱唇輕啟,唱出性感慵懶的”Blue Velvet”,那樣的歌聲,同時讓人感到幸福與憂傷,正如結尾與開場互相呼應的那一句台詞,問著劇中人,也反問觀眾:”It’s a strange world, isn’t it?” (本文作者范琪偉,email: rachel_cinecafe@yahoo.ca)







 

Friday, June 09, 2006

政治電影的勝利,從英國導演Ken Loach坎城摘金談起


        今年的坎城影展創了不少紀錄:香港導演王家衛以第一位華人導演的身份擔任評審團主席,這位”墨鏡導演”也史無前例地用國語在國際電影節上發聲;第一次,坎城一口氣產生了六位影后,五位影帝,大爆媒體冷門,大會連獎座都來不及趕製。今年的金棕櫚大獎<吹過麥田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雖然不是選前的大熱門,但是執導演筒的肯洛區(Ken Loach)卻是坎城電影節的常客,他過去曾經八度入圍競賽,八度敗壘,今年他已屆七十高齡之姿,再度叩關,金棕櫚終於到手。這位老當益壯的電影人面對世界媒體,揚起他的獎座,高呼:”這是政治電影的一次勝利!” “電影不只是爆米花的附屬品!”

        我看電影不見得會吃爆米花,但我卻不排斥看爆米花電影,肯洛區在得獎時的大聲疾言,不知是會吸引還是相反地趕走他的戲院觀眾,這很難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肯洛區的電影是當你拿著爆米花可樂進戲院時,會遭他的死忠影迷白眼,或者看完後你發現原本以為可口的零食,卻也沒心情吃光。相信他在2006坎城金棕櫚獎的新作,更是將現實政治與電影歷史事件貼合再加以批判的作者電影。

         坦白說,我還蠻喜歡從電影中挖掘政治事件的。出生英格蘭的左派電影大師肯洛區尤其啟蒙我對政治電影的觀影經驗。第一次接受他的震撼教育是在十年前,那時我還是個除了一腔熱血之外一無所有的英國留學生,趁著暑假搭火車到北方的愛丁堡電影節朝聖,當時坐在黑暗的觀眾席,觀賞的是他1995年拍的<以祖國之名(Land and Freedom)>,片中描述1930年時發生的西班牙內戰,一個來自利物浦的失業勞工青年,為了抒發內心滿腔的不滿,遠赴西班牙前線,打一場左派革命的戰爭,在沙場上,他目睹倒在血泊中的戰友呼喊哀嚎,徘徊在家鄉未婚妻的呼喚和前線戰友的生死與共,在生死一線間,他選擇了理想,再度投奔到烽火線和新愛人的懷抱….。當年坐在黑暗的電影院角落,被影像震攝住的我,來不及收斂情緒,就被乍起的戲院燈光驚擾,我看到了肯洛區自己拿了張木椅子,逕自走上銀幕前台,拿起麥克風,”自動自發”地開始他和影迷的Q & A時間,沒有排場,沒有大導演架子,幾個按內不住澎湃情緒的影迷,逕自站起身鼓掌表達致敬,他害羞靦腆的反應,像個親切又多話的鄰家大叔。

        肯洛區的電影很政治,這一點他自己從來不否認,而且終身力行。今年這部<吹過麥田的風>,他藉著1920年代愛爾蘭人追求獨立,不惜與強大的英國打一場強弱懸殊的戰爭,片中以一對兄弟在戰場上的悲慘遭遇,控訴英國政府的帝國強權政治。他切入的主題向來單刀直入,講話也不留餘地,他喻古諷今,在舞台上直接點出反英、反美、反伊拉克戰爭的訴求,在電影裡,他的鏡頭帶著透解人世的詩意和對人性的悲憫。肯洛區這個月即將度過他七十歲的生日,知命之年,鬥志依舊,兩鬢霜白,老而彌堅。



 

Friday, June 02, 2006

趕搭達文西列車


        <達文西密碼>的熱潮,從三年前暢銷書全球大賣,引爆宗教禁忌的話題到好萊塢趁熱吸金改編的票房電影.這波貫穿藝術,歷史與宗教的解密熱始終未曾冷卻.即使上個月在坎城影展盛大舉行的開幕片配合全球同步首映後,讓媒體影評人大失所望,惡評如潮,但達文西魅力絲毫不減.截至目前為止全球開出的票房成績,這部片無疑將穩居今年最賣座,行銷力最強的電影之一.

        改編暢銷原著的電影有很多障礙,首先得經書迷這一關,文字延伸的想像空間遙遙大過觀眾對於商業化的視覺影像.這點不用我在這裡贅述.電影感過強,小說原味盡失.太忠於原著,又會顯得平淡無奇,搔不到癢處.朗霍華(Ron Howard)鏡頭下的<達文西密碼>呢?我倒認為火侯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慍不火,兼顧商業性元素:俊男美女,懸疑題材,驚險的飛車追逐,解碼的機智過程等等.兩個半小時的影片,給足了原著故事的敘事層次與千年宗教藝術史的背景,儘管在解釋歷史的過程,一幕幕的影像交代顯得過於老套,但故事主軸是緊湊極富戲劇性的.尤其在湯姆漢克斯飾演的Robert Langdon教授和伊恩麥克連飾演的英國爵士Sir Leigh Teabing針對聖杯以及耶穌與抹大拉關係的推論與辯論,影像的處理,強化了觀眾的視覺經驗.結局當湯姆漢克斯靈光一現,從自己的新書中意外發現聖杯的埋身之處,解密者身在密碼的窗口,朗霍華以物換星移的手法,最終悠然於宗教歷史爭議之上,顯現他超越電影之外的哲思.

        主要演員的表現平平,湯姆漢克斯和奧黛莉朵杜 Audrey Tautou之間缺乏化學作用,倒讓英國老牌演員伊恩麥克連呼吸都在表演的演技,搶走了不少鋒頭.法國硬漢尚雷諾本色演技發揮不多,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缺憾.倒是飾演配角的英國演員Paul Bettany,將故事裡結合"鐘樓怪人"和"悲慘世界"化身的悲劇人物隱修士Silas演得活靈活現.Bettany發跡英國舞台劇界,五年前在朗霍華的奧斯卡得獎作<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飾演John Nash教授病態精神幻想下的一名隱形人,戲份不多卻慴慴發光.可媲美"一代綠葉"-新科奧斯卡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