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07, 2009

極地之戀:「企鵝寶貝」(March of the Penquins)


酷愛潛水的法國導演Luc Besson曾經拍過一部描述海豚與人的浪漫電影「碧海藍天」(Big Blue),那部片勾起我對海豚深深的愛戀。有意思的是,幾年前,同名的另一位法國導演Luc Jacquet遠赴南極拍攝「企鵝寶貝」(”March of the Penquins”),籌備了12年,歷經13個月的拍攝工作,把南極的「原住民」—帝王企鵝的生活帶到銀幕前,紀錄片手法,但充滿靈性的配音和配樂,交織出南極企鵝的生存血淚史,也讓該片贏得當年最賣座電影之一,並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雖然是紀錄片,描述的不過是企鵝的生態,但透過罕見的鏡頭,美到不行的南極景象,以及一大群圓滾可愛,卻命運多舛的帝王企鵝,紀錄片擬人化了,打動了觀眾的心,感覺比看親情倫理劇情片還動容,也讓人對萬物與大自然的搏鬥多了一層人性的刻畫。

每年的二月開始,南極的夏天即將結束,天氣趨寒,帝王企鵝們反而選擇離開溫暖的海洋,成群結隊地前往長年冰雪的冰原深處,那裡幾乎沒有生物可存活,卻是帝王企鵝的故鄉,也是牠們繁殖下一代的地方。

白雪茫茫,一隻接著一隻組成的碩大隊伍,緩慢地、整齊有序地在雪地上行軍,經過幾個月的日夜行走,終於抵達故鄉,接著企鵝們要忙著「跳舞」求偶、「唱歌」交配、孕育下一代,短暫的秋季,是企鵝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光。

在浩瀚的冰雪中,所有的企鵝都沒東西可吃,體重掉了三分之二,但這都是為了孵育下一代:企鵝媽生下珍貴的一顆蛋,就要小心翼翼地交給企鵝爸,然後嚴酷的生命之旅開始了,企鵝媽必須跋涉200公里路前往海洋覓食,餵飽自己也要帶回食物;企鵝爸則肩負孵蛋的艱鉅工作,因為接下來的2個月,牠必須挺直了腰桿,站穩了腳步,保護雙腳間那個脆弱的小生命。

天氣越來越嚴酷,成群的企鵝爸必須強忍零下40度,時速250公里的強風吹刮,畫面上所有企鵝肩並肩、緊緊靠著、像一班落難的苦行軍。


生命的脆弱和堅毅同時展現在南極之境,有的大企鵝在行軍中因體力不支跟不上隊伍落單,倒下後很快地就會被冰雪淹沒;有的企鵝爸不小心把蛋滾出去,溫熱的蛋瞬間高速結凍,孕育下一代的希望沒了,一隻企鵝爸傷心欲絕、凄厲地叫著,甚至要搶其他企鵝的蛋,立刻被其他同行者推擋阻止(多麼戲劇化的情節?!)。也有好不容易孵化出的小企鵝,才剛睜開眼伸出頭來到新世界,便被盤旋天空虎視眈眈的老鷹叼走…。


千里之外的企鵝媽在冰河底覓食的過程也驚險萬分,牠們捕捉小魚,同時也要隨時提防海獅的獵殺。牠們必須在小企鵝出生後48小時間回到家,不然小生命就會因飢餓夭折。負責孵蛋,又餓又累的企鵝爸,在企鵝媽回來之後,同樣得踏上相同的旅程,面臨相同的威脅,當然,每一次轉折,都是生死關卡。

這樣的故事其實在南極已經上演了上萬年,卻鮮被人類世界發掘,企鵝的生態體現了萬物求生的驚人勇氣和神秘之美,也因導演Luc Jacquet探索的鏡頭,帶給觀眾 一場悲喜交織的生命奏鳴曲。


趁著暑假和3歲的兒子重溫這部溫馨又充滿冒險與勇氣的紀錄片,或許是身為母親的感同身受,我總是會在企鵝們歷劫或小生命破殼而出的剎那,時而驚嘆、時而垂淚,讓平時看慣卡通片的小兒好奇又敏感地看看我,不時地倚在身邊問我為什麼?增加了不少媽媽說故事的機會。也感激片中帝王企鵝在南極寒漠中的絕美影像,觸動我對生命價值的深層感悟,也和孩子一起上了一堂幸福感動的電影課。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