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今與昔,塵封的鄉愁:「別夢依稀到蒙邊」(Mongolia, 30 Years Later)
就像塔科夫斯基「鄉愁」裡的男主角對祖國宿命的依戀,「別夢依稀到蒙邊」(Mongolia, 30 Years Later)基本上是一部以鄉愁為基調的生活紀錄片,但卻沒有塔氏風格的沈重,魁北克導演Francois Laliberte追溯的是一個曾經在文革中下放到蒙古大草原的中國知青,在闊別大草原30年後,重回舊地,那個她稱為是第二故鄉的家,險惡的政治大環境,並沒有污染草原下的牧民,也讓當時還只是荳蔻年華的女知青,感受天地無窮盡的廣闊和人間溫情。
這位曾經在蒙古大草原當了10年赤腳醫生的女知青,其實是溫哥華華人圈中知名的心理諮商學者張丹。拍這部紀錄片實現了她幾十年來重回大草原的夢,她的人生幾經動盪,從老家的北京開始,歷經文革十年,後從蒙古回北京復學、工作、出國,到定居溫哥華20年,已屆耳順的歲月如今平靜無波,但心理總是有個聲音在呼喚她,直到幾年前一次心臟發作,鄉音的渴求更迫切了,「如果再不回去,恐怕這一生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於是,在導演朋友Francois Laliberte的策劃下,她帶著丈夫孩子回去夢裡那個喚作家的地方,也完成了這部全程由加拿大攝製隊伍完成,關於內蒙生活的紀錄片。
鏡頭中的張丹從溫哥華再回到朝思暮想的北方,見到了她年輕時的兩個最好的朋友烏里吉貝以爾和薩里華拉:一個像她的大姊姊,專門照顧她的生活起居,一個則和他同齡,可以敞開心房傾訴內心的秘密。
鏡頭中張丹與昔日宛如家人的好友重逢,激動的擁抱、淚濕了衣襟,眼神中彼此都看到了歲月在臉上雕刻的痕跡。40年前的張丹在這裡插隊入戶,成了牧民間的赤腳大夫,張丹說,他當年得每天騎著馬,一個接著一個蒙古包為牧民診療,烏里吉貝以爾的三個孩子都是她親手接生的,她說,十年期間他不知接生了多少孩子。她喚作「阿爸」的老牧民也視她如己出。
從城市來的張丹,一待就是10年,從17到27歲,人生最黃金的時刻。其實她有很多機會可以回到城市,過她原來的日子,但總是有股力量讓她決定一路待下來,牧民的純樸是一大因素,她至今還無法忘懷,當年每天早上烏里吉貝以爾總是送來第一桶新鮮羊奶和食物,就像家裡最疼愛的女兒,「我們也不是什麼紅五類,但牧民不管你是什麼政治出身,把你當成自己的孩子」。當同批的知青一個個回去城裡,最後只剩下她一人,他還是想不出離開的理由,繼續作著全村的赤腳大夫,直到阿爸告訴她「應該回家了」。
如今的蒙古大草原已不再像過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大遷徙生活,如今的牧民用沙磚蓋起了堅固的房子,分地到戶,蒙古包已成為待客的點綴居所;家裡也擺上了時新的電器用品;吃食不再只有羊肉、羊酪與羊奶,也有了漢人喜歡的餃子肉包;許多牧民告訴張丹,生活好過了,草原的冬天不再像過去那麼冷冽嚴峻。
但是現代化背後似乎隱藏著另一絲感傷:草原文化的生活,在加速現代化的進程中,越來越單調與孤獨,蒙人純樸的本質仍在,但人與人關係卻疏離了。
大草原一望無際,任寒來暑往、星移物換,張丹最大的心願是讓她溫哥華出生的12歲兒子知道,這個世界儘管山窮水盡,依然有塊純淨之地,可以讓心遼闊、自由,生活永遠可以踏實、充滿希望。
Labels: NAFF 2009新亞洲電影節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