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愛:貝多芬「永遠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上)
音樂家的人生傳奇一向是電影界熱衷的題材,包括家喻戶曉的莫扎特「阿瑪迪斯」、貝多芬「永遠的愛人」、蕭邦與喬治桑、加拿大鋼琴演奏與作曲家「顧爾德的32短篇」、根據澳州鋼琴家大衛赫夫考 (David Helfgott)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鋼琴師」(Shine)、描寫二次大戰波蘭最頂尖的鋼琴家華迪洛史匹曼 (Wladyslaw Szpilman)戰後餘生的「戰地琴人」( The Pianist),女大提琴家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的生平與戀曲的「無琴荒地有情天」(Hilary and Jackie) 等都曾經搬上了銀幕。
其中最令我難忘和震撼的要屬描寫貝多芬不為人知的秘戀「永遠的情人」。一輩子未婚的樂聖貝多芬,給世人的印象是孤僻、憤怒、離群索居的音樂天才。永遠的愛人是誰?沒有人曉得,包括貝多芬長期的好友兼助理辛德勒在內,這封信在貝多芬書房秘密抽屜被發現,沒有收信人、日期、地址,且從未寄出,彷彿是一封衝動下自我抒懷的告白信,隨著音樂家的長眠,讓這封信成為樂聖身後一個永遠的謎。
由蓋瑞歐曼主演、英國導演Bernard Rose94年執導的電影「永遠的愛人」,就是根據這封塵封的信,串出貝多芬奮鬥困苦的一生,該片強調貝多芬對拿破崙打垮腐敗貴族的期盼、隨後又對拿破崙英雄圖像的幻滅、以及他與耳聾命運的抗衡,電影並大膽推測貝多芬強烈衝突的音樂主題,其實背後隱藏著積壓已久的愛情糾葛。
電影藉著開頭透過辛德勒追蹤永遠的愛人的線索,倒敘他生前與三位女性的情史,抽絲剝繭形塑出貝多芬一生殘缺的愛:心靈深處渴望愛情,卻終身孤獨的悲劇命運。
電影當中,樂聖曾經歷經世人對其音樂的崇拜、傑作發表時如日中天的聲望,戀愛時曾有過曇花一現的歡樂,但在現實中,貝多芬卻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個性衝動、得罪外人、傷害家人,因為失聰離群索居,因為火爆脾氣戀人遠離。
電影深入天才音樂家背後產生的反常人格,並運用貝多芬的音樂詮釋其痛苦與衝突的人生。
貝多芬從小就是個家暴兒,嗜酒如命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繼莫扎特之後的神童,強迫他學琴,稍有不順,就是一頓毒打,貝多芬的童年相當悲慘,也種下他日後乖戾的性格和耳聾的病因。(待續)
Labels: 音樂家故事系列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