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4, 2009

一代棋聖「吳清源」




「棋盤不是勝負,是陰陽。在陰陽之前是神。神在宇宙之內、宇宙在神之內。在遠古無文字的時代,堯造棋問天。下棋本身不是為了勝負,是要調和陰陽。萬物無生無死,只有化。」                                                                                                                                                                             --吳清源


要把傳記電影拍得好看,通常導演會強調主角人生的「豐功偉業」,或者性格的「大破大立」好取得戲劇性的效果。但田壯壯描繪圍棋大師吳清源的傳記同名電影,卻徹底顛覆了電影的戲劇元素,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勾勒出這位跨世紀的棋聖險峻的一生,好比他指尖下的黑白棋子,棋的世界是如此沈默、寧靜、專注,跨越時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完美和諧」。

談電影之前,還是先交代一下圍棋大師吳清源的背景吧。

吳清源生於民國初年,年幼時就顯露出驚人超凡的棋藝,被日本棋客賞識,十多歲拜日本圍棋大師瀨越憲作門下,連年晉升圍棋段數,後來還與日本圍棋高手木谷實等人展開漫長的「升降十番棋」,共創圍棋新佈局,轟動棋壇,但後因為中日交戰,他被迫入日本籍,也曾因為加入宗教(紅會、日本璽玉教)放棄圍棋,戰後重返棋壇,先後擊敗所有的日本棋手,被尊奉為「昭和棋聖」。台灣圍棋大師林海峰也曾經拜入吳清源門下。

47歲在東京發生的一場車禍,卻戲劇性地改變了吳清源的下半生,因為飽受精神之苦,50多歲的他自此常到連番敗績,70歲宣告引退。如今已為年高近百的钁鑠老人,吳清源在棋界依舊享有崇高的地位。

這部號稱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十年磨劍」的作品,把圍棋大師吳清源幾十年來獨步天下的軌跡,用一種緩慢的節奏、簡短的對白和全景的鏡頭緩慢地鋪陳而出。

這位圍棋大師歷經過中日戰爭、在日本受到不平等待遇、加上體弱多病、與日籍妻子顛沛流離、甚至車禍的磨難,但全片卻只有用淡筆描繪這些生命中的關鍵時刻,用意在觀照這位外表瘦弱無比的棋聖,內心精神世界的專注、純粹與脫俗。

大師的外在世界,是殘酷的戰爭場面,大師手中的棋盤,也是一場鬥智與人格的戰場。但大師的內心,卻是一種澹泊名利、純粹求道的狀態。

就像電影中,張震飾演的吳清源和木谷實對奕,只見他一盤棋接一盤地下著,對手戰到已經流鼻血倒地,他卻視而未見地繼續思索他的下一步棋。

當時廣島歷經二顆原子彈的巨大衝擊,正在舉行賽局的大棋院竟然在大爆炸後,仍宣布棋手繼續對局,完全無視亂世的出神狀態,表現出一位圍棋高手能否超越政治、國籍、戰爭等世俗紛擾,寧靜致遠地鑽研棋藝與探求真理。

吳清源一生追求不過兩件事:圍棋與真理。對照人的命運,電影用對比和諧的全景、演員的神情、細微的肢體動作,表現出主角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令人心嚮往之。

Friday, July 17, 2009

麥可曼恩:「頭號公敵」(Public Enemies)

中西影壇有兩位把警匪犯罪電影拍成精的大導演,一位是香港的杜琪峰,一位是美國的麥可曼恩(Michael Mann),兩個人共通點都是拍電視劇起家,而且能寫能導能製,名氣越大風格越古典。今年的暑假強片”Public Enemies”(中譯「頭號公敵」),就是以美國30年代的江洋大盜John Dillinger的真人真事為藍本,鮮活地還原上個世紀初期美國黑幫社會的百態和司法的黑暗。

講到John Dillinger這號人物,在美國黑幫社會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發跡30年代美國中西部,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民生凋蔽、犯罪猖獗。JD專搶銀行,一年之內連搶11家,而且犯罪手法高明、不著痕跡,讓警方相當頭痛,當時美國的司法當局還把他與其他江洋大盜如”Baby Face” Nelson、”Pretty Boy” Floyd等人列為全民公敵,也因犯罪組織結合了腐敗政客和執法人員,促成當時身為美國執法高層的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胡佛藉機擴張勢力,剷除異己,組成全國性的警察單位,並派出手下最幹練的幹員Melvin Purvis一路追捕這頭聰明狡猾的江洋大盜。


故事的戲劇張力就在官兵捉強盜的主軸下一路延燒,從JD被捕入獄、假釋出獄、再度被捕後又逃獄的過程。期間他一路搶、一路壯大自己的軍火規模,幾次警匪駁火都被他逃脫,甚至還開走警長的私家座車、一人大搖大擺地摸進芝加哥警察局竟無人知曉,讓執法人員顏面盡失。


儘管JD是讓警方恨得牙癢癢的頭號通緝要犯,但他「盜亦有道」的行徑卻贏得老百姓的愛戴,因為他專搶當時被認為是經濟大蕭條罪魁禍首的銀行財團,卻不搶人民的錢、不傷害人質的作風,被媒體稱為是現代俠盜羅賓漢。有一幕是他搶走一麻袋的鈔票,躍過銀行櫃臺之後,卻瞥見一個正要領錢的男人,他看著對方說:「把你的錢收起來,我不搶你的錢。」儘管FBI派出大批人馬逮住他,他在移監時卻還受到民眾夾道歡迎。

演員的詮釋功力是該片最大的看頭,好萊塢的性格男星Johnny Depp(強尼戴普)
演出JD,「蝙蝠俠」Christian Bale(克里斯汀貝爾)演出聯邦探員Melvin Purvis
,「玫瑰人生」Marion Cotillard飾演與JD一起亡命天涯的女友Billie Frechette。三位外貌和演技兼具的演員,把正邪對立、鐵漢柔情、亡命鴛鴦的戲感發揮地淋漓盡致。


強尼戴普和克里斯汀貝爾兩人本身就有一股亦正亦邪的氣質,導演安排兩人的對手戲包括在監獄裡的第一次遭遇、到最終JD被警網圍剿,在電影院前「預兆性」的命喪黃泉,拍出一代梟雄的傳奇和悲劇性。

這是繼”Heat”、”The Insider”、”Collateral”之後導演麥可曼恩近年來的精湛之作,我尤其喜歡他偏好用數位HD拍片的手法,營造出影像的現實感,也能兼顧鏡頭的流暢,尤其30年代呢帽、風衣的造型和特有的芝加哥口音,讓人有一絲懷舊的古典美感 。

Tuesday, July 07, 2009

極地之戀:「企鵝寶貝」(March of the Penquins)


酷愛潛水的法國導演Luc Besson曾經拍過一部描述海豚與人的浪漫電影「碧海藍天」(Big Blue),那部片勾起我對海豚深深的愛戀。有意思的是,幾年前,同名的另一位法國導演Luc Jacquet遠赴南極拍攝「企鵝寶貝」(”March of the Penquins”),籌備了12年,歷經13個月的拍攝工作,把南極的「原住民」—帝王企鵝的生活帶到銀幕前,紀錄片手法,但充滿靈性的配音和配樂,交織出南極企鵝的生存血淚史,也讓該片贏得當年最賣座電影之一,並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雖然是紀錄片,描述的不過是企鵝的生態,但透過罕見的鏡頭,美到不行的南極景象,以及一大群圓滾可愛,卻命運多舛的帝王企鵝,紀錄片擬人化了,打動了觀眾的心,感覺比看親情倫理劇情片還動容,也讓人對萬物與大自然的搏鬥多了一層人性的刻畫。

每年的二月開始,南極的夏天即將結束,天氣趨寒,帝王企鵝們反而選擇離開溫暖的海洋,成群結隊地前往長年冰雪的冰原深處,那裡幾乎沒有生物可存活,卻是帝王企鵝的故鄉,也是牠們繁殖下一代的地方。

白雪茫茫,一隻接著一隻組成的碩大隊伍,緩慢地、整齊有序地在雪地上行軍,經過幾個月的日夜行走,終於抵達故鄉,接著企鵝們要忙著「跳舞」求偶、「唱歌」交配、孕育下一代,短暫的秋季,是企鵝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光。

在浩瀚的冰雪中,所有的企鵝都沒東西可吃,體重掉了三分之二,但這都是為了孵育下一代:企鵝媽生下珍貴的一顆蛋,就要小心翼翼地交給企鵝爸,然後嚴酷的生命之旅開始了,企鵝媽必須跋涉200公里路前往海洋覓食,餵飽自己也要帶回食物;企鵝爸則肩負孵蛋的艱鉅工作,因為接下來的2個月,牠必須挺直了腰桿,站穩了腳步,保護雙腳間那個脆弱的小生命。

天氣越來越嚴酷,成群的企鵝爸必須強忍零下40度,時速250公里的強風吹刮,畫面上所有企鵝肩並肩、緊緊靠著、像一班落難的苦行軍。


生命的脆弱和堅毅同時展現在南極之境,有的大企鵝在行軍中因體力不支跟不上隊伍落單,倒下後很快地就會被冰雪淹沒;有的企鵝爸不小心把蛋滾出去,溫熱的蛋瞬間高速結凍,孕育下一代的希望沒了,一隻企鵝爸傷心欲絕、凄厲地叫著,甚至要搶其他企鵝的蛋,立刻被其他同行者推擋阻止(多麼戲劇化的情節?!)。也有好不容易孵化出的小企鵝,才剛睜開眼伸出頭來到新世界,便被盤旋天空虎視眈眈的老鷹叼走…。


千里之外的企鵝媽在冰河底覓食的過程也驚險萬分,牠們捕捉小魚,同時也要隨時提防海獅的獵殺。牠們必須在小企鵝出生後48小時間回到家,不然小生命就會因飢餓夭折。負責孵蛋,又餓又累的企鵝爸,在企鵝媽回來之後,同樣得踏上相同的旅程,面臨相同的威脅,當然,每一次轉折,都是生死關卡。

這樣的故事其實在南極已經上演了上萬年,卻鮮被人類世界發掘,企鵝的生態體現了萬物求生的驚人勇氣和神秘之美,也因導演Luc Jacquet探索的鏡頭,帶給觀眾 一場悲喜交織的生命奏鳴曲。


趁著暑假和3歲的兒子重溫這部溫馨又充滿冒險與勇氣的紀錄片,或許是身為母親的感同身受,我總是會在企鵝們歷劫或小生命破殼而出的剎那,時而驚嘆、時而垂淚,讓平時看慣卡通片的小兒好奇又敏感地看看我,不時地倚在身邊問我為什麼?增加了不少媽媽說故事的機會。也感激片中帝王企鵝在南極寒漠中的絕美影像,觸動我對生命價值的深層感悟,也和孩子一起上了一堂幸福感動的電影課。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