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回顧(四) The Queen<戴妃與女王>:冠冕下的人性角力
沒什麼太大的意外,今年奧斯卡影后頒給了賽前呼聲最高的“女王”-在“The Queen”<戴妃與女王>片中飾演伊莉莎白二世的英國老牌演員Helen Mirren海倫米蘭。在電視上看到海倫米蘭,鏗鏘有力的英倫口音,泱泱大氣的風範(她致詞中表示把這座獎和其他四位實力精湛的入圍者分享),高舉手上的小金人將”光榮獻給女王”,高貴的風采卻配上隨意低調的禮服,像極了他戲中扮演的女王,也讓人不禁聯想起現實社會中的皇室生活,相對現代社會而言,皇室似乎是保守落伍的代名詞,一種不合時宜的存在象徵。但她卻是那麼遙遠而又和你有些息息相關,在生活中,你可能曾經對著她的肖像行禮,對著她宣示永遠效忠,但是她卻又是那麼地遙遠不切實際,似乎只有靠著電影的戲劇性連結,才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女王也有凡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高明之處,導演Stephen Frears(史蒂芬佛瑞爾斯)把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真實發生的場景中:1997年八月,英國人愛戴的戴安娜王妃突然意外在巴黎街頭身亡,這個震驚世界的消息傳開之後,頓時成為各國媒體的頭條焦點,英國的最高王權領導人伊莉莎白女王當時和皇室一家人在蘇格蘭的夏宮Balmoral度假,半夜被僕人叫醒,起床打開電視乍聞這件消息,但是和當時新上任的工黨首相布萊爾不同的作法是,女王命令僕人把所有的電視、收音機收起來,不讓威廉和哈利王子接觸媒體發佈的任何訊息,以免受到無謂的傷害。但卻因為錯失了第一發表悼念訊息的黃金時間,讓英國人民不滿的情緒不斷地醞釀,終至民怨沸騰,幾乎動搖王室在英國的地位。導演巧妙運用時事和當時新聞畫面交叉剪接的鏡頭,替劇中的人物尋找到相當有利的戲劇張力:在英國人眼中披著層層面紗的女王,內心不容置疑的保守與固執,和前任媳婦戴安娜之間的複雜情結,兒子查爾斯王子運用民氣暗地裡企圖逼宮,菲力普親王不知民間疾苦的貴族心態,都顯現了古老權力象徵的皇室,面對民意如潮水的現代社會,顯得如此荒謬而不知應變。相對的,從女王和宮廷畫家的對話中,觀眾才明白這位位居深宮的君主,其實是沒有公民投票權的:享盡榮華富貴,卻是民主社會的邊緣角色,權貴與公民,富貴與自由,成了最鮮明的矛盾和對比。
無疑地,這齣女王戲的重心當然是在女王海倫米蘭身上,姑且不論她在髮型、扮相、口音、身段上,不僅將當今的伊莉莎白女王模仿地唯妙唯俏,更令人激賞的是,那場女王獨自開車在森林裡偶遇難得一見的雄鹿的場景設計。
美麗的雄鹿乍現,讓女王驚嘆造物主之美,而後這隻象徵皇室的雄鹿卻被圍捕的獵人獵殺,砍下了美麗雄偉的鹿頭,製成了傳統皇家裝飾的標本。原本屬於皇家的鹿,卻死於尋常百姓家,原本是皇室一族的美麗戴妃,卻選擇離異,最後被狗仔隊追逐而命喪黃泉。女王捍衛和深信的皇族傳統,不也就像那頭美麗的雄鹿,早成了歷史的標本?
不用太多言語堆砌,不需文字著墨,意境卻是如此聚焦有力,不得不佩服導演史蒂芬佛萊爾斯清晰又高明的影像處理手法。
Labels: 電影筆記、奧斯卡2007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