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01, 2007

<墨攻>:武俠大片的歷史清流

華語影壇自李安的<臥虎藏龍>揚威奧斯卡之後,武俠商業大片似乎成了導演名利爭逐的新競技場。幾年下來,從<英雄>、<天地英雄>、<無極>、<夜宴>到剛在北美院線上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管是國際上叫不叫得出名的第五代或第六代,不管是跨界類型還是跨國資金,不管動員的是愛國的解放軍還是廉價的武行馬匹,總之,先拼了老命、砸了老本把它拍大,拍響,才不枉費這幾年猛吹的中國熱市場和國際美名。

可惜,從張藝謀的<英雄>過渡到陳凱歌的<無極>,馮小剛的<夜宴>,搖頭!再看回張藝謀武俠三部曲的終曲<黃金甲>,還是搖頭!!錢花得”部部”高昇,連帶票房以”億”互嗆,但對有心的觀眾來說,笑談勝過票房,搖頭多過掌聲。通篇大片的毛病在於,過於夸飾場面的大,而忽略了故事的實,這幾年所謂大導演的武俠大片倒全得了營養過剩的虛胖症。

原以為另一部香港導演出品的武俠商業片<墨攻>也不過爾爾,結果卻大出意料之外的驚喜!<墨攻>的故事取材於戰國亂世,雖然是同名日本漫畫改編,搬到電影上的情節卻有血有肉,有歷史的哲思。<墨攻>也有它的商業因素:來自中港日韓跨國資金,有大明星(劉德華),也有跨國演員(韓國安聖基,崔史源),但影片在賣錢之餘也讓人思索電影背後的意涵。<墨攻>有戰爭片的千軍萬馬,但卻捨棄大而無當的華麗鋪張,用樸素寫實的風格來講戰爭,講千古年前的墨家學說。

墨家講「兼愛」、「非攻」,你我在歷史課本裡背過,換點現代的說法,就是大愛與和平。香港導演張之亮把這個概念透過古戰爭史的一場攻城守城之役,賦予了戲劇和藝文兼容的色彩。

劇中劉德華飾演的墨者革離,他因獨守任俠之道,被當時已經表態支持秦國大一統以鞏固大和平的墨家遺棄,獨自一人,風塵僕僕趕到被包圍的梁國城下,以一擋百,以智謀取勝。革離孤身應戰,卻出奇制勝,民心歸向,他一介不取,卻引起顢頇在位者的嫉妒心。他其貌不揚,卻贏得美人心。

張之亮鏡頭底下的革離,很有理想主義的色彩,也為有理想神性與人性衝突下的妥協與犧牲預埋伏筆。也因為如此,他把劉德華塑造成留著小平頭,滿臉鬍渣、穿著粗布麻衣,非古似今的造型,似乎暗示著像這樣的英雄不管在今在昔,都很難存在。其他人物的塑造例如王志文飾演的昏君梁王,韓國老派演員安聖基飾演與城共存亡的敵國大將軍,和錢小豪飾演徘徊在良知和權力間的梁城守軍,都為電影加分,其中由吳奇隆飾演的弓箭手子團,在戰場上驍勇射敵的英姿,讓人活脫脫聯想到<魔戒>裡的神射手Legolas。

守城戰役拍的用心,最大的視覺效果是改變了傳統古戰爭的陸地攻防,創造了由挖地道衍生的水攻淹巷,「天兵攻城」那一幕更是利用現代的產物「熱氣球」發想出來的創意戰術,增添了視覺美學的創意和娛樂效果。

儘管這部片有大片格局的資金和人才,但說故事的方法卻極富人文況味,反戰的主題,加上對歷史的想像,讓這部從籌拍到完成歷經十年歲月的艱辛,有了對等的價值。也讓這幾年看膩了武俠大片的觀眾,有了耳目一新的選擇。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