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非山,看水是水:<一一>參悟的人生境界
最近重新閱讀台灣電影新浪潮的史料,不少的舊作也重新再看,有些過去奉為圭臬的作品,隨著年齡的增長,評價似乎也跟著歲月淘洗而去;有些作品(例如楊德昌的<一一>“A One and a Two”),彷彿跟著你的人生腳步,越來越像醒腦丸一般提醒你的生命曲線。劇情沒變,但看的人青春不再,台詞依舊熟悉,但心境的轉換竟有著無限的感嘆。
提起台灣電影新浪潮的旗手楊德昌,他的第一部作品<光陰的故事>是當時才讀中學的我認識新浪潮的啟蒙作品,之後他的電影就便一路伴隨著慘綠少年的我,文藝青年的我,意氣風發的我,世故麻木的我…。楊德昌擅長探索的都會、人性、和感情狀態,有一種車馬喧囂外的冷靜,一種宣洩情感後的理性,像<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血性青春,<恐怖份子>的後現代台北,<獨立時代>的價值迷惑,有時讓人有一種錯覺,是他的電影刻意捕捉著緊貼自己生活中的人、景、心理狀態,還是我的生活刻意追隨著他的鏡頭軸線?
於是七年前,我離開了台北,到了溫哥華,台灣新浪潮在當時早早就劃下了句點。2000年,許久沒有作品問世的楊德昌拍了一部沒人猜得懂片名的<一一>,這部片因為楊德昌和台灣電影、媒體界的齟齬,直到目前為止尚未在台灣發片過,但這部片卻讓他再度贏得國際影壇的高度肯定,同一年,他贏得了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國際影展最高個人榮譽。沒辦法在台北看到這部片的我,卻遠渡重洋在溫哥華的戲院裡感動落淚。
鏡頭關注的角度環繞在這個現代家庭成員間的感情、壓抑與困擾,敘事手法卻是多線並行,其中有一段由吳念真飾演的父親赴東京與舊情人重溫年輕時的遺憾,感性的旁白,手牽著手的畫面,切換到女兒在台北街頭情竇初開與男友牽手過馬路的場景。追憶似水年華,感情從蓓蕾綻放到嗔痴愛恨交雜,父親也曾經是初戀的少年,女兒也會歷經情感的苦澀。鏡頭的光影,透露著主角們的心事,也讓心領神會的觀眾動容。
那是一種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到看山又是山的轉折過程,一個住在台北都會的中產階級家庭,老中小三代面對各自無法解決的瑣事傷神,直到家裡的老奶奶中風,植物人般地躺在家中,家中所有成員選擇、被迫或者潛意識地來到不能言語的病人(鏡頭)床前,各自(對著觀眾)自剖心事、秘密和空虛。片中每個人都彷彿不想過自己正在過的生活,只有年紀最小十歲的兒子洋洋,用著童言童語,卻直戳核心的方式,提醒每一個大人,事情的本質。就像洋洋不管何時何地都拿著相機,拍著每個人的後腦杓,因為「你們(大人)只看見事情的前面,我把你們看不到的後面拍給你們看啊!」而當所有的大人把無力解決的問題吃力地吞下去,選擇回到原來的生活重新來過,純真象徵的洋洋說話了,他在老奶奶的喪禮中念出了自己的心事:「奶奶,我覺得我也老了….」。稚嫩的嗓音,自然的表演,看過的人,心卻微微在痛。
<一一>的表現,儘管少了楊德昌作品中特有的冷犀風格,但背後體現的情懷卻是他目前為止最成熟,寬容但鏡頭運用卻相對簡潔的一部上乘之作。
Labels: 台灣電影新浪潮、電影筆記
5 Comments:
Dear Rachel,
先說:溫哥華的第一屆"台灣電影節"TWFF是成功的。又難又累;從觀眾對今晚開幕首映影片的反應來看,也許你已有些欣慰,那對有力氣往下走、走往更好,真的很重要。
再說:完全贊同你對影展新銳導演中鄭有傑的認同。他的電影語言超強。但我說個人主觀並不那麼喜歡他的"一年之初",一點也不悖離對他的讚佩。(很多人敬佩約翰納許,但他最接近的友人中,沒有太多人用"喜歡"來說明與他的關係、對他的評價。)
完全認同你對楊德昌的說法。楊鄭同樣是他們所處的時期中,走在最頂端的導演,但我喜歡楊德昌的每一部片子。
"真的"! (一笑) 沈怡 於一日之初
待我看完《一一》再同你“理論”。
Hi, Selene
謝謝妳的鼓勵
TWFF總算落幕了
是的,累壞了
但心是很自由的
我非常喜歡一一,怎麼看都看不膩
他讓我提早參透中年的心事...
Hi, Ravel
謝謝你.......................
如果你希望:
* 能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還可賺取額外收入
* 能擁有一份永久的工作和收入
* 能不影響目前收入而同時擁有安全的第二收入
* 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您親愛的家人
* 能隨時選擇放假,並決定假期的長短
* 能在舒適的家裏工作,並能自由選擇工作時間
那請選擇您想要的生活方式———> http://joe80411.weebly.co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